建设好教研员队伍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教研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研究、指导、服务方面具有专业权威性;二是各级教研部门是服务于教育行政决策的研究单位,行使一定的专业权力,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指引作用。我国专兼职教研员队伍约有十万人,这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建设好这支队伍,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就有了根本保证。
教研员责任重大,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教研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规律,钻研课程改革本质要求,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要深入实际,了解中小学老师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做一线老师的贴心人。
顾明远教授在线上做报告
追根溯源:“教研”源于本土实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做主旨报告。刘主任谈到,教研是基础教育的独特经验和优良传统。刘主任展开大量的史料与文献研究,探寻了教研的来龙去脉,以详实的资料论证了教研源自本土实践,并重点报告了教研何以在大地萌芽、形成并蓬勃发展:
教研制度在清末推行新学制时萌芽,在民国推动新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到新成立后,从“三级教研”逐渐遍布大地,覆盖所有中小学校,到自上而下地确立了五级教研体系,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变革之结果,更是对几千年“见贤思齐”“相观而善”“闻善从之”等“师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研是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报告的最后,刘主任强调,我们应该坚信体制优势,坚定制度自信。教研制度是教育人在探寻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过程中,从国情出发,在大地上扎实研究教育教学中各种现实问题而创生出来的本土经验和制度设计,带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遵循着教育学“共同之原理”。
刘月霞副主任做主旨报告
海淀教研的秘密
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易分享了《海淀教研的秘密--区域教研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研究》的成果。这项研究基于2016~2019年海淀区高中阶段4万多名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和近2000名教师问卷调查数据,回应了“哪些教研活动能够为学生学业成就发展带来更显著的增值?”“区域教研对教师的哪些教学实践提升作用更明显?”“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的关系如何?”三个关键问题。
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
在区域教研中,“学科关键问题的确定与解决”“单元整体教学”等聚焦学科内容的教研活动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增值作用尤为显著。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平均参与程度,教师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参与校本课程教辅材料开发,接受专家指导均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增值有积极作用。区域教研活动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教师的评价策略使用以及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的参与程度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区级教研通过影响教师校本教研的参与程度,间接影响教师教学实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研越来越成为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教研制度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需求在不断加强,关于教研制度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与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接轨。
魏易老师做主旨报告
循证教育实践与教研转型
文章来源:《教师教育学报》 网址: http://www.jsjyzzs.cn/zonghexinwen/2022/0508/562.html
教师教育学报投稿 | 教师教育学报编辑部| 教师教育学报版面费 | 教师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 教师教育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师教育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