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吕建华教授大气咖啡角活动进行学术研讨
团队的科研工作服务于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面向大湾区,团队通过发展资料同化与云分析、物理过程参数化优化组合、快速更新循环分析等关键数值预报技术,建立了区域精细化气象分析预报系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问题,团队发展了针对大湾区及南海地区的卫星雷达等多项技术,建立了区域高分辨率气象数值预报技术系统,为泛南海地区极端气象水文灾害的预报和防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同时,也为气象、民航、水利等多领域多部门提供了富有针对性的行业需求服务,为多项国家重大科学试验活动提供了专业的气象保障产品。
强化使命担当,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团队中的资深教授重视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将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传承下去。他们在教学上的用心付出,也收获了学生的暖心回应。
“杨老师2013年回到中大,我也是自2013年8月起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胡晓明副教授是最早跟随杨崧教授的十人之一,见证了整个团队的诞生、成长与蓬勃发展。
“随着团队慢慢壮大,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有意识地把这种'家'的感情传承下去。杨老师就是我们的大家长,我们也会各自担负起哥哥姐姐的角色,要让大家在这个团队里有归属感。心情舒畅、氛围和谐,做研究也会事半功倍。”几年的磨砺,让胡晓明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胡晓明老师备课充分、授课熟练、教态大方、为人师表,愿意与我们学生交流,能耐心解答我们的疑问。”
“杜宇老师对待教学一丝不苟,同时又充满活力与激情,他的课堂氛围感十足,时而高效输出知识点,时而冷幽默调节气氛。大家紧紧跟随着他的脚步,课堂时间就过得快而充实,收获满满。”
“王子谦老师讲课善于联系实际,案例讲解与理论阐述结合,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我们思考。”
......
团队的年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风采,他们乐于承担更多的授课任务,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改革创新,新老成员合力打造国际化一流课堂。
王子谦老师在课后指导学生
杜宇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在团队的培养下,一批优秀的骨干脱颖而出:团队教师获得“全国气象教学名师”、“广东气象科技杰出青年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宇翔海归青年英才奖”等教学科技人才奖项,并有5人次获得学院学生评选的“魅力教师”。其中,在“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简茂球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教师教授的《动力气象学》课程在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3年以来,团队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杨崧教授2014年以来连续七年入选Elsevier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大气科学领域“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
团队风采
团队教师们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团队将不忘初心,执着坚守,矢志创新,坚持服务国家重大坚守需求的使命担当,争取做出更大成绩。(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
文章来源:《教师教育学报》 网址: http://www.jsjyzzs.cn/zonghexinwen/2022/0214/544.html
教师教育学报投稿 | 教师教育学报编辑部| 教师教育学报版面费 | 教师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 教师教育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师教育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